關于組織開展2022年度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報工作的通知 |
學部、各學院(重點實驗室)、在站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 根據全國博士后管委會《關于做好2022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博管辦〔2022〕8號)要求,現將學校2022年度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報工作的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博新計劃”)旨在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的又一重要舉措,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實施的博士后專項支持計劃。 “博新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后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 資助人員須在名單公布后3個月內辦理進站手續,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二、申報條件和流程 (一)申報條件 申請人須為2022年度擬進站或新近進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并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和學術道德。 2.擬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須為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制博士,應屆博士畢業生同等條件下優先(擬進站的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時須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選定博士后合作導師,并與合作導師擬定初步研究計劃)。 3.新近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須是2021年3月1日(含)之后進站的人員,且之前未申報過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博士學位獲得時間須為2021年1月1日(含)以后;須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進行申請,不得變更合作導師。 4.1990年1月1日(含)后出生。 5.申報項目屬自然科學,涉密項目須脫密?;A研究主要面向基礎科學、交叉理論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應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數字經濟及各領域重大工程技術、共性技術等。 6.申請人的博士后合作導師應為高水平專家,學術造詣深厚,可為申請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臺。向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國家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傾斜。 7.留學回國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請本項目(有關人員可關注“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 8.未入選過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派出項目、引進項目)。如入選過其他國家級人才計劃,須在申請表格中注明。 9.入選者辦理入站手續時須將人事關系轉入我校并保證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申報流程 1.申請人提交申請材料。申請人網上登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博新計劃信息系統,進行填報并上傳相關材料。具體申報材料如下: (1)申請書。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在線生成(模板見附件1),自行生成無效。 (2)身份材料。已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須提供博士學位證和畢業證。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供學生證、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決議書或博士論文預答辯通知書;如無預答辯通知書,可提供學校學位主管部門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關證明。以上材料均提供掃描件。 (3)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等,可以從以上類型材料中任選,但總數不超過3個。其中: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掃描件。 (4)《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和《博士后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資料下載”專區或“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下載后上傳掃描件。模板見附件2、3。 申請人需于2022年2月28日前在申報系統中提交完畢(需提前與擬合作的導師聯系擬定初步研究計劃,完善申報材料),同時將上述一套申請材料裝訂成冊,提交至校內各二級單位綜合辦公室。 2.各單位對申報人材料進行審核,擇優推薦至學校,并將推薦人的紙質材料簽字蓋章后于2022年3月2日前報送至學校人事處人才工作辦公室(行遠樓422房間)。 3.學校研究后擇優推薦。 三、“博新計劃”入選者相關支持政策 (一)學校對“博新計劃”入選者的國家資助經費單獨立賬,??顚S?,與學校的薪酬待遇疊加支持。其中40萬元的博士后日常經費從“博新計劃”入選者辦理進站手續起按月計發,核發24個月;20萬元的博士后科學基金按照《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規定》第21條的開支范圍列支,不限定各項費用的支出額度;3萬元的國際交流經費原則上用于支付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參加國際會議或與國外相關科研機構開展短期科研合作。 (二)學校另為“博新計劃”入選者提供21萬的基礎年薪和入選“博新計劃”獎勵,對在站期間取得突出科研成果的,每年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績效獎勵?!安┬掠媱潯比脒x者還可享受校內二級單位和合作導師提供的相關科研經費和績效獎勵。 (三)學校在科研工作條件、住房等方面設有相關配套政策,按照相關政策為“博新計劃”入選者繳納職工社會保險和公積金;“博新計劃”入選者博士后出站后滿足相關條件的支持申報學校的人才工程等相關崗位,出站后留在青島工作的,享受青島市的25萬元留青安家補貼。 四、其他事項 (一)時間安排。此次“博新計劃”3月份開展通訊評審,5月份組織會議評審,5月底前,公布獲選結果。學校會及時做好后續評審的通知等相關工作。 (二)評審方式。“博新計劃”通過組織同行專家進行通訊和會議評審確定資助人員,今年會議評審采用答辯方式,評審指標見附件4。 (三)學校鼓勵合作導師吸引招收優秀博士畢業生申請“博新計劃”。根據國家博管辦要求,申請進入本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且由博士導師繼續擔任博士后合作導師的人員的總比例不得超過40%。 (四)未盡事宜,請與我們聯系。 聯系人:杜老師、胡老師 電 話:0532-66782689 郵 箱:dhk@ouc.edu.cn、hubokai@ouc.edu.cn 附件: 人事處 2022年2月15日 |
? | 校址: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238號 郵編:266100 魯ICP備05002467號-1? 版權所有?中國海洋大學 | ? |